假定在两物体接触界面滑动,其所降低的摩擦的程度,即称为润滑。因此,润滑可以为任何材质,如液体、半液体、固体、瓦斯等。润滑的作用在于降低磨损、节约动力、降低摩擦热、防止生锈及腐蚀。一般而言,润滑油系由基础油及添加剂所构成。如:车用机油、液压油、空压机油、齿轮油等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区分牌号的。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征的一个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油品粘度增加可能是基于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渗入。
粘度一般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s)为单位。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试增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表示)。
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流动液体的剪切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s)为单位。习惯用厘(Cp)为单位,1 Cp=10-pas。
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的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m/s为单位。习惯用厘斯表示。
油品中有水显示系统穿漏或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水分会引起腐蚀和氧化,亦会使油品乳化。水分是指油品中的水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种水分测定方法,一般都是以%表示,小于0.03%即为痕迹。特殊要求的油水分以10(ppm)表示。水分应采用离心法、隔滤法或真空处理法清除。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瞬间时的***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闪点降低显示油品被燃物所稀释或是油品过高温度而裂化。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油品的凝点与腊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含蜡量越多,凝点越高。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脂工艺操作。
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能流动时的***温度,以℃表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
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叫做机械杂质。
指存在于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总称。
防止油品运动过程中产生气泡现象的性能。
反映油品颜色深浅程度(精制程度)的理化指标。
研究作相对运动相互作用的对偶表面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技术。
阻碍两物体接触表面发生切向相对运动的现象。摩擦亦常用于表示摩擦力。
物体表面相对运动时工作表面物质不断损失或产生残余变形。磨损过程主要因对偶表面间的机械、化学与热作用而发生。
用润滑剂减少两摩擦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或其它形式的表面破坏。
研究固体在机械能影响下的微观与超微观过程的力学分支。
研究作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的物理学分支。
研究作相对运动的表面摩擦区引起对偶表面层的机械、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反应的化学分支。摩擦化学的重点是研究润滑剂组分与摩擦表面相互发生的化学作用的化学反应。
使两构件互相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联接。
同“摩擦”。
同一物体内诸部分之间相对位移产生的摩擦。
两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微观预位移,即弹性变形及塑性变形等,但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在相对运动即将开始瞬间的静摩擦,称为极限静摩擦或***静摩擦,此时的摩擦系数称为静摩擦系数。
相对运动两表面之间的摩擦。此时的摩擦系数称为动摩擦系数。
阻碍两物体作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对压紧两物体的法向力的比值。
两接触物体接触点具有不同的速度和方向时的摩擦。
两接触物体接触点,具有相同的和速度和方向的摩擦。
两接触物体环绕其接触表面的法线作相对旋转时的摩擦。
两物体间名义上无任何形式的润滑剂存在时的摩擦。严格地说,干摩擦时在接触表面上无任何其他介质如湿气及自然污染膜。
作相对运动的两固体表面之间的摩擦磨损特性,主要由表面性质与极薄层的边界润滑剂性质所决定,而与润滑剂膜体积特性关系不大的摩擦状况。
作相对运动的两固体表面被具有体积特性的流体润滑剂完全隔开时的摩擦。也就是由流体的粘性阻力或流变阻力引起的摩擦。
两固体的摩擦表面之间有任何形式润滑剂存在的摩擦。
在两固体的摩擦表面之间同时存在着干摩擦、边界摩擦或流体摩擦的混合状况下的摩擦。又称为半干摩擦或半流体摩擦。
相互作滚动或滚动兼滑动的两接触表面,在交变接触应力重复作用下,由于表层材料疲劳,产生微观裂缝分离出磨粒或碎片而剥落,形成凹坑而引起的磨损。又称点蚀。
金属表面在摩擦过程中与周围介质在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作用下产生的磨损过程。
设计允许范围内的磨损。
润滑剂在两表面间存在的条件和状态。
作相对运动的两固体表面被具有体积粘度特性的流体润滑剂完全隔开时的润滑状态。
在两固体的摩擦表面之间同时存在着干摩擦、边界润滑或流体润滑的混合状态下的润滑状态。
作相对运动的两固体表面之间被粉未状或薄膜状固体润滑剂隔开时的润滑状态。
作相对运动的两固体表面之间的摩擦磨损特性取决于两表面的特性和润滑剂与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及所生成边界膜的性质的润滑状态。
作相对运动的两固体表面之间的摩擦磨损特性取决于润滑剂在重载下与摩擦表面产生化学反应的润滑状态。
依靠外部的供油系统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剂供送到支承力,在支承油腔内形成具有足够压力的润滑油膜将两表面分隔开的润滑状态。又称流体静润滑。
相对动动两表面之间的摩擦和流体润滑剂膜的百度取决于表面弹性变形以及润滑剂在表面接触区的流变特性的润滑状态。又称弹性流体静润滑。
相对运动两表面被气体润滑剂分隔开的润滑。
其有效力是由电磁作用所引起的流体动压润滑。又称磁流体动力润滑。
向摩擦表面供缎带润滑剂的方法。
润滑剂连续地送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润滑剂周期地送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润滑剂送到摩擦点进行润滑后又回到油箱再循环使用的润滑方式。
一、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或转载: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如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二、 任何传播媒体转载、摘编本网站刊登、发布的作品,欢迎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需在来源处添加:本网站链接或内页链接;著作权人声明或者本网站受著作权人授权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的,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载、摘编,否则必须承担一切法律后果。
三、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保障著作人权益,著作权人发现本网站载有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内容或作品,要求本网站删除所谓侵权内容,必须向本网站版提供下列材料:
1. 本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2.著作权权属证明;
3. 侵害著作权作品在本网站的所在位置;
4. 著作权人的必要的真实的联系方法;
5. 对于自身提供的上述资料的真实性的书面保证;
6. 法律明文要求的其他资料。
四、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图文内容发表后及时与我们联系。